2025年5月26日 点击人次: 17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有关决策部署,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校作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积极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班2025年第一期培训班课程。
5月18日,“宏志助航”计划进入线下培训阶段。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学员们在湖大南校区东楼、湖大财院校区第二教学楼、湖南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等地进行第一次线下培训。
本次线下培训反响热烈,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不少同学在课后反馈中表示:在此次培训中收获颇丰。
本次培训课程主要围绕建立求职网络和就业信息搜集与管理两部分内容展开。
在建立求职网络课程中,老师先通过破冰互动让小组成员快速熟络,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欢快之后,以名人事例结合视频,抛出“人脉在求职中是否具有决定性作用”问题。
同学们的热情被瞬间点燃,围绕二者关系展开热烈讨论,“人脉提供机会”与“能力吸引人脉”两大观点的争论不断交锋,课堂气氛持续升温。随着思考的深入,老师适时引入社会资本理论等知识,结合“微信分组”实战,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人脉管理实操方法。从案例导入到理论建构,再到场景化实践,课堂在互动中完成知识传递,为学生绘制出求职网络搭建的逻辑与路径图。
在就业信息搜集与管理课程中,老师们首先带大家用“信息接龙”的形式,初步感受信息收集与管理的过程。紧接着,按照就业信息的重要性、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如何精准搜索就业信息的逻辑线,为大家揭开了“如何从茫茫就业信息海洋中精准拾取有益信息”的奥秘。
课程培训中,理论传授与动手实操相互交织,小组成员们在“招聘信息接力赛”“就业信息答辩大会”中,深切体会到:一条精准有益的就业信息是如何历经层层筛选来到我们面前的;一条看似简单的就业政策又是如何产生、如何作用于我们的就业生涯的。
培训学员反馈(以下为6名优秀学员反馈)
彭卓 湖南师范大学西班牙语本科生三年级 仁爱班学员
《建立求职网络》心得:
学习这门课让我对求职有了清晰的方向。老师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分享的内容既实用又接地气。比如,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技巧,以及如何在求职时展现自己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这些方法都能直接用在找工作中。特别是人脉管理方面,老师教的主动联系、真诚交往的思路,改变了我对人脉拓展的看法。这些干货让我明白,求职不再是摸不着头绪的事,现在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底气了。
李俊凯 湖南大学应用化学本科生三年级 知行班学员
《建立求职网络》心得:
老师主要教授了我们如何去查询企业资质,精确查询就业岗位,以及用一些常见的就业网站,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梳理心仪的就业岗位,还让我们对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进行分析,以便直观地观察未来的就业方向。除此之外,还讲了有关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概念,能让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更进一步。
张安琪 湖南大学数字经济本科生三年级 楚材班学员
《建立求职网络》心得:
在5月18日的《建立求职网络》课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人脉资源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如何通过社交平台、行业活动等方式拓展人脉并理解了维护关系的技巧,如定期沟通、提供价值等。课程中的案例分析让我意识到,主动和真诚是建立有效网络的关键。未来,我会积极实践所学,逐步构建自己的求职网络,提升职业竞争力。
王元 湖南大学建筑工程本科生三年级 知行班学员
《就业信息搜集与管理》心得:
互动部分非常有趣,课程安排非常紧凑,视频与讲解都配套进行,同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得整个课堂变得十分活跃,知识也变得更为生动,学习到了如何求职,求职路上应该怎么做,整体收获巨大,希望继续开展类似课程。
鲁鑫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二年级 学思班学员
《就业信息搜集与管理》心得:
在就业信息收集与管理课程的学习中,我收获颇丰。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了许多就业信息的渠道,包括政府信息和企业网页链接,以及各大APP。我明白了信息收集渠道的多样性,如网络、招聘会、人际关系等。学会了如何筛选有效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同时,掌握了信息管理的方法,能更好地整理和分析信息,为自己的就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这门课程让我在就业准备上更加充分,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陈苏虹 湖南大学会计学本科生三年级 自达班学员
《就业信息搜集与管理》心得:
在这门就业信息搜集与管理课程中,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掌握了多少分析工具,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各类就业信息渠道,对比各类渠道的差异。我深刻体会到信息不对称才是求职路上的最大障碍。而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能够将这种不对称转化为可控变量。
这门课最终给予我的不仅是一套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就业市场中,唯有掌握信息管理的科学方法,才能将偶然性转化为确定性,真正把握自己的职业命运。
编 辑
易 鑫
陈蕾蕾
何嘉怡